意大利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组早三叠世始祖鸟留下的化石脚印。
非始祖鸟类始祖鸟的生活外观,最适合制作等角兽。形象功劳:法比奥·马努奇。
在意大利西阿尔卑斯山的加尔达塔高原的一个古生物遗址上发现了拱脚类脚印。
大多数标本作为天然模具保存在3-4厘米厚的细砂岩层上。
它们很浅,不到2厘米深,但大部分被小规模裂缝/裂隙切割,并强烈风化。
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加尔达塔高原上的GT-1和GT-2赛道的详细视图(高亮显示)。影像学分:Petti等人,doi: 10.7717/peerj.10522。
轨道保留在两个不同的表面上,标记为GT-1和GT-2。
“GT-1由四个清晰的印记和两个微弱的印记组成,排列在露头下部2.1米长的轨道上,刚好在小溪水位上方2米处。它在陡峭层面上的方向指向东南,”罗马萨皮恩扎大学地球科学系的马尔科·罗马诺博士和他的同事说。
“GT-2长2.4米,保存在同一层理面的下部,高出溪面约2米。”
古生物学家将这些足迹归属于新的遗迹物种——加氏等足虫,并将它们解释为是由一种体型庞大、捕食性的始祖鸟(可能是红类)制造的。
它们大约在2.5亿年前(早三叠世)形成,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后不久。
研究人员说:“这一新发现为早三叠世低纬度地区存在始祖鸟化石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它支持了一种模式,即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没有完全从四足动物中腾出低纬度土地,因此能够应对泛大陆的极端高温。”
该团队的论文发表在《皮尔杰》杂志上。
_____
F.M. Petti等人,2020年。西阿尔卑斯山下三叠统的拱脚类脚印及其在理解二叠纪-三叠纪高温作用中的作用。PeerJ 8:e 10522;doi: 10.7717/peerj.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