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美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团队成功地对绿松石色前端的亚马逊鹦鹉(Amazona aestiva)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将其与其他30种鸟类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另外4种鹦鹉。
青绿色正面的亚马逊鹦鹉(亚马逊夏鹦鹉)。影像学分:查理斯·夏普,www.sharpphotography.co.uk/CC BY-SA 4.0。
分析显示,鹦鹉和其他长寿鸟类的基因保守突变率很高,而这些突变是导致小动物寿命异常长的原因。例如,像鹦鹉一样大小的鸟的预期寿命在15-20年之间,而蓝绿色正面的亚马逊可以活到66岁。
“许多新发现的基因支持端粒酶活性;DNA损伤修复;控制细胞增殖、癌症和免疫;和抗氧化机制,并在此之前被证明会影响蠕虫和苍蝇的寿命。科学大学。
“我们还发现了几百个以前没有涉及寿命的基因,这些基因是进一步研究的好候选基因。”
梅洛博士和合著者确定了几十种鹦鹉特有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对它们的决定性特征很重要,比如模仿声音的能力。
梅洛博士说:“我们看到,与大脑发育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调节元件在人类和鹦鹉身上也有类似的修饰。
"这意味着人类和鹦鹉的一些认知能力可能已经进化到趋同."
鹦鹉倾向于大群体生活,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推动了诸如模仿声音的能力、复杂的社会行为和其他认知能力等特征的进化;他们的呼吁被认为反映了这些社会结构。
复杂的社会结构也被认为是人类语言进化的驱动力。
“学习模仿声音是鸟类和人类说话的基础,”梅洛博士说。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它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知道,如果你从出生时就把不能发声学习的物种耳聋或隔离,它们仍然会发出声音,因为它们的声音是天生的。”
“但隔离或使一只年轻的鹦鹉耳聋,就像在虎皮鹦鹉身上所展示的那样,它将不会学会正确发声。”
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_____
《鹦鹉的基因组与高寿命和认知的进化》。《当代生物学》,2018年12月6日在线出版;doi: 10.1016/j.cub.2018.10.050